近年来,国家重点鼓励医疗器械国产化及进口替代。《“十三五”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专项规划》重点提出:要加强创新医疗器械研发,推动医疗器械的品质提升,减少进口依赖,降低医疗成本。要重点突破发展医学影像设备、医用机器人、新型植入装备、新型生物医用材料等等。对于国家列为战略新兴产业重点产品的医用超声诊断而言,成像质量好、性价比高的国产B超仪是目前主流的研发方向。
我国超声诊断设备行业起步较晚,目前虽已初步形成完善的产业体系,但国产设备相较于价格昂贵的国际品牌(如美国GE、荷兰飞利浦)产品仍存在较大差距。国产传统超声设备使用的成像方式步骤算法简单,图像清晰度低;另外,小型化需求限制了产品功耗,国内外掌超设备均一定程度上牺牲了图像精度。因此,相关医疗护理机构很难在现有条件下选择到性价比高、使用方便的民族产品,而南京大学团队研发出的智能掌上超声仪旨在解决这些问题。
智能掌超可广泛应用于多种浅表器官和软组织的快速病变筛查,主要包括颅脑、心脏、乳腺、血管、肢体、关节等。其具备多项突出优势:
在体型方面,作为主要部件的掌超探头尺寸为125mm×60mm×24mm,重量仅为118g,可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多种便携式设备通过USB或WIFI的方式连接配合使用。便携属性大大突破了超声诊断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为专业医疗诊断成为普通群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创造了可能性。
在功能方面,除了基础B超功能之外,智能掌超配备有基于RF信号分析的成像系统,该技术使图像清晰度远超于国内超声诊断设备,与国际产品相近;另外,智能掌超还配备有智能识别分析系统,可降低超声初步诊察门槛,或辅助专业医生快速诊察,及早进入治疗阶段。
在性价比方面,智能掌超一方面在成像质量、功能搭载方面却可匹敌国际传统设备,另一方面,本着打造民族品牌、打破国际产品市场垄断的初心,产品初步定价仅为进口同类掌超设备价格的五分之一。对于基层医疗机构或偏远地区卫生机构而言,购置该产品的花费远低于购置传统超声设备、运输设备和配备相关专业人员的费用,并能达到相近的诊断效果,有助于分级诊疗的实现,甚至有望让许多从未接受过现代医学诊疗的人享受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