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田测试技术服务分公司精细施工保证CCUS专班现场试验有序运行
铃铃铃……
窗外,漆黑的夜色里,雪珠被呼啸的寒风裹挟着,拍打着窗户。室内,大庆油田测试技术服务分公司第八大队CCUS专班接到通知,要求于次日完成对某注CQ2井进行流量计适用性现场试验。此时,疫情管控还未完全放开,但班组员工们,不约而同,自发提前一天开车来到大队,为次日的生产做好准备,以便他们可以如往常一样,伴着凛冽的寒风和熹微的晨光,第一时间奔赴井场。
冬日的井场朔风凛冽,注满液态CQ2的井口冰冷坚固。原本只需要1名员工用3分钟就可以打开的井口阀门,如今足足让2名井口工作人员用10分钟才打开。虽然全副武装,待到阀门打开,员工们的手早已被寒气刺穿。
尽管做了充足的准备,但现场的困难还是超乎想象。井内沥青质等杂质较多,仪器在井内前500米下放速度极为缓慢。现用的热式流量计直径较小、配重较轻,如果增加配重就要增加防喷管的高度,会使吊装过程中的风险大大提升。为保证施工安全,班组员工通过反复起下、用润滑油反复擦拭、顺钢丝、震荡钢丝等方法,耗时近2个小时,终于让仪器串度过困难井段。待仪器下入井底,哈气和严寒早已在员工们的脸上化上了“白霜妆”。
从上午9点30分至晚6点30分,班组成员们连续奋战10个小时,克服了严寒、吊装难度大、仪器下井慢等多重困难,成功录取了测试资料,圆满完成了此次注CQ2井试验任务。而这并非个例,今年以来,仅这个CCUS班组,已分别在榆树林油田、第七采油厂等地区进行了8井次试验,为CCUS—注CQ2井配套测试技术攻关提供数据支撑。
困难就像礁石,海水敢于进击才能激起美丽的浪花。困难也是机遇,勇于突破创新才能在时代洪流中乘浪前行。近两年来,大庆油田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双碳”发展战略,大力发展CCUS产业,测试技术服务分公司抢抓发展有力时机,主动介入,既做思考者,也做行动派,积极强化顶层设计,整合技术优势资源,成立了由第八大队、研发中心等多家单位联合而成的CCUS技术攻关项目组,强化协调联动,优化组织运行,确保生产试验高效运行。
测试人拥有大情怀、大担当,在不断累积、不断创新中服务油田、反哺油田。测试人誓做能源企业的“碳”路先锋,在助推油田实现“双碳”目标上迈出坚实的脚步。(尚玉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