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联合青海省科协、海西州科协组织“科创中国”多能互补源网荷储一体化科技服务团赴格尔木开展专项调研与技术服务,以“座谈+实地”的务实模式,精准对接需求、深度把脉产业,为当地能源高质量发展注入科技动能。
园区座谈“面对面”:精准锚定需求痛点
在格尔木昆仑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一场聚焦 “需求直连” 的园区座谈会如期举行。会上,科技服务团首先明确调研核心方向——围绕多能互补系统优化、储能技术应用、能源调度协同等关键领域,靶向挖掘园区及企业的实际技术需求,为后续服务划定“靶心”。
格尔木昆仑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详细介绍园区能源产业布局与未来规划,系统梳理当前发展中面临的共性技术难题。园区企业代表三峡新能源格尔木发电有限公司、青海龙源新能源有限公司分别结合自身项目实践,重点阐述调度系统优化、储能配置升级等个性化需求,为服务团提供 “第一手需求清单”。

座谈交流环节,服务团专家针对企业提出的 “储能系统与电网调度协同效率”“大规模储能项目运维成本控制” 等问题,现场展开技术分析与答疑,初步形成“需求 - 对策”匹配思路。此次座谈不仅实现了 “服务方” 与 “需求方” 的精准对接,更通过格尔木工信和科技局、经开区多部门(产业、经合、环安、规建等)与企业的多方联动,构建起“政府 - 园区 - 企业 - 专家”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为后续深度服务奠定基础。
实地调研 “点对点”:深度把脉产业实践
服务团一行转场赴企业一线,开启“沉浸式”实地调研,用脚步丈量产业需求,以专业视角破解实践难题。在鲁能海西多功能互补示范基地,服务团重点考察中国绿发青海省 “揭榜挂帅” 液态空气储能示范电站、青海60MW/600MWh 液态空气储能国家示范项目,深入电站控制室、储能设备区,详细了解液态空气储能技术的运行原理、能效水平及当前面临的技术挑战,专家团队结合项目数据,现场就 “储能系统充放电效率优化”“极端环境下设备稳定性保障” 等问题与企业技术人员展开交流,提出针对性改进建议。



随后,服务团还实地调研华电(格尔木)能源有限公司青海华电格尔木一期 2X990MW 煤电项目,围绕 “煤电与新能源互补调峰”“清洁高效发电技术升级” 等方向,与企业探讨多能互补系统的整合路径,为推动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协同发展提供技术参考。此次实地考察让服务团专家直面项目运行中的实际痛点,既验证了座谈会上需求的真实性,也为后续制定“一企一策”的技术服务方案提供了直观依据,彰显“深度服务”的务实作风。

务实服务见成效:搭建桥梁夯实发展根基
此次格尔木专项调研,服务团以“精准对接、深度服务”为核心,取得阶段性务实成果:一方面,通过座谈交流与实地考察,全面掌握格尔木昆仑经济技术开发区能源产业规划及三峡新能源、青海龙源、华电格尔木等企业的技术需求,建立“需求台账”与“服务档案”,实现需求与资源的精准匹配;另一方面,服务团针对液态空气储能、多能互补调度、煤电清洁升级等关键领域,初步形成技术服务思路,为后续开展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培训等服务明确方向。下一步,“科创中国” 多能互补源网荷储一体化科技服务团将持续跟进格尔木能源产业需求,整合全国能源领域优质科技资源,推动专家团队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机制,以 “定制化方案 + 精准化服务” 助力当地破解技术瓶颈,加速多能互补源网荷储一体化技术落地,为格尔木打造国家级新能源产业基地、实现能源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科技支撑。




















